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我们总是把仁德放在第一位,以此与诸侯交往,再远的诸侯也都会来归附,附近的诸侯更加心安。
如果我们以仁德待戎狄,那才是真正的以德服人啊。”
晋悼公大喜道:“大夫之言,令寡人茅塞顿开。传令,隆重接待无终国行人!从此,对戎狄之策,就依魏绛大夫所言夫!寡人命魏绛为和戎使者,全权负责戎狄之事!”
晋悼公欣然接受魏绛意见,从此彻底抛弃攘夷政策,对戎狄采取以和为主的政策。
无终国国君嘉父大为感慨,他这一次遣使来晋国,一来是试探,二来是示好。
现在晋国给予无终国的礼待,让这位北狄无终国君非常感动。
是啊,时代不一样了,戎狄等少数民族部落长期与华夏各族相融,有许多已经是完全融入了中原诸侯。
史料也许记载了大量的戎狄侵犯华夏之事,但大量的没被记录的,则是华夏与各族的友好相处、互相融合。
前面我们说过,有的戎狄部落,本偏隅一方,但被秦、晋等国迁至中原,慢慢习惯了中原的生活及各种礼仪。
当然,一开始还有史料记载这些部落民族奇特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礼仪,评价他们为“非礼”、“野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也慢慢接受了中原文化。于是这些被中原人看来所谓非礼的野蛮的言行举止习俗慢慢改变,此后被记录于史料的越来越少。
这便是戎狄融入华夏。
当然,由于中原的战乱不断,许多小国无奈大国争雄和吞并。有的灭亡,有的被迫迁移至所谓夷蛮戎狄居住生活的地方。
如曾经的骊戎部落,本就是姬姓,也许原本便是正统华夏民族,结果成了戎狄。
这样的部落有很多,估计与晋国一直结盟的姜戎部落便是如此。
还有吴国,原本是正宗姬姓诸侯,但流落到东夷一带,最后连自己都认为“吾,蛮夷也”。
戎狄蛮夷,中原华夏,其实又有什么明确的区分地带呢?无非是大周王朝这样的统治者承认不承认罢了。
春秋到了这个时候,对那些雄才大略的如晋悼公这样的诸侯国君来讲,礼仪文化,面子工程,哪有国土扩展、人民归附来得重要?
相比以前只经营一个城邑,此时的春秋列国,已经将边界看得越来越重了!从而,国界的问题也慢慢被重视!
而这一切,貌似便是从晋悼公时代慢慢开始并发展起来。为何要攘夷?夷来归附,就是实力的增强!
晋悼公听从魏绛建议,从一个无终国着手,在无终国这样有着一定代表意义的戎狄主动前来求和时,直接与之歃血定盟。
魏绛,这位魏氏家族的娇娇者,主持了这次与无终国的结盟仪式,宣布了晋国对戎狄各族的政策。
于是,接下来的晋国热闹了,此后,经常有戎狄部落主动来与晋国歃盟,表示从今以后愿奉晋国约束,扞卫北方,不侵不叛,各保安宁。
这给晋国带来了什么?
当然是最直接的国家利益!
晋国的三大敌人,其中之一便是戎狄。现在戎狄归服,晋悼公不费一枪一弹,便解除了这个后顾之忧。
由于戎狄的归服,晋国周边大量的戎狄部落自动成为晋国附庸,甚至直接成为晋人。
还有的最,则是将大量自认为没什么用的土地贡献给晋国,从而换取部落所需的生活和军事用品,使晋国疆域迅速得到了扩大。
在人口是第一生产力的春秋时期,晋国因为人口大量增加,而进一步增强了国力!
当然,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说,晋悼公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华夏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主动团结融合的先例!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