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评愿为先锋!”
曹班本来还在翻册子,一听辛评居然起来反驳袁绍,便知道有乐子看了。
呵,他们难道没提前商量好?
袁绍这手底下人心散得啊……
曹班换了个舒服些的姿势,见袁绍瞬间黑了脸,段宁也隐隐笑着和曹班对视一眼。
“鉴之,你先坐下。”
辛评出身颍川辛氏,他与弟弟辛毗和荀谌一样,都是自己来投奔袁绍的,辛氏兄弟论才华和智谋不及逢纪、荀谌、郭图等人,但是他们带来的部曲和门客,是袁绍所看重的,袁绍也不想和他硬来。
辛评祖上是陇西人,内迁颍川后靠作屠户起家,家门虽然不及颍川其他世家,但家底相当丰厚,辛评自小习武,听着祖辈们讲述抗击匈奴的故事长大,自认不比寒门出身的吕布差到哪里去,也想建功立业一番。
他故意当众提出来,就是要给袁绍施压,哪里会听袁绍的话呢?
见吕布也不敢和他争,他便更加自信了,背手立在堂中,大有一副你不答应我就不走的架势。
袁绍现在就后悔没把谋士们叫过来,他哪里想到辛评会“临阵反水”呢?
辛评作先锋不是不可以,但辛评当先锋去了,谁来帮他监视曹班呢?
辛评反应也很快,他看出了袁绍的犹豫,立刻道:“若是主公不放心我一人,那就让曹班同为先锋,我们二人比一比,看谁先渡过河口!”
曹班本来在看戏的,怎么一眨眼自己成先锋了,忙低头去翻戏志才的小册子,找到“第一节-主公为先锋的场合(不可能)”。
括号里的小字此时显得格外刺眼,曹班按照目录翻到那一页,只见里面就写了一行字。
——不可能的事,袁绍没那么大心,所以我还没想好,嘻嘻。
曹班一脸黑线地合上了小册子。
这戏忠是一辈子长不大吗?
第137章
辛评虽然没有领兵打过仗,但是他读过兵书。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在他看来,自己和卫、霍之差就于在两点——能识出他这批千里马的伯乐,和龙城、漠南之战那样能让他青史留名的大战。
他曾以为袁绍就是他的伯乐。
他和弟弟变卖家产,支持袁绍讨董。
可那些钱财给了袁绍,却没有换来一兵一卒,他上门找袁绍,追问钱财的去向,袁绍告诉他,都换了军粮。
“换军粮也行,但是粮食出入,要过我们兄弟的手。”
他按照弟弟的意思,又上门找袁绍要粮。
从那之后,袁绍便不再见他了,直到泰山郡守曹班奔丧回豫州,将近万人的步卒留给袁绍,袁绍才再次招见他们兄弟。
所以对于曹使君是女子这件事,他是一直不相信的。
见过了袁绍这等世家子的真面目后,谁还会相信他们说的话呢?
不过,知道袁绍为了抢曹班的兵不择手段是一回事,袁绍要把曹班的兵交给他,他接不接又是另一回事了。
他当然会接!
即使他知道袁绍将曹班的兵交给他,还让他和曹班一路行军是为了监视曹班又如何?
吃过一次亏的辛评如果还相信什么真心,他就是傻子!
因此当他们在沇水遭遇了郭汜手下杨密的军队时,辛评没有草率地立刻冲锋上阵。
他和曹班共率五千步卒为先锋,这五千人基本都是曹班从泰山郡带来,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披挂同样的武器装备,与那些新招募的饥兵不同,各个精神饱满,步伐矫健。
而最令辛评感到震撼的,是这些职业军人每日行军有三餐补给!
看似简单的后勤保障,可不单单是粮草充沛就能做到的,这么多人,如何保障行军轻便的同时,能够稳定供给餐食?用餐时间怎么安排?行军在外,如何保障每日餐食的质量和份量?
这些非有强大稳固的后勤保障体系不能做到,而要想建立这样完备的体系,绝不是一次两次的战争经验就能积累下来的!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军队里,也有女人。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