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月间,春风送暖,晋阳大军各部已是整装待。
这一次,并非是并代两州各部军旅倾巢而出,却也毫无疑问是李破领兵征战以来军势最盛的一次。
三万余骑军,近六万步军,组成了整个南下大军。
骑军构成不用多说,自去岁北上草原归来,骑军又进行了一次扩充,越来越多的突厥降人进入了骑兵军中。
突厥人在李破麾下骑军中占有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北方胡人是天生的骑兵,在边地潜力渐尽,人口也是大减的今日,突厥降人已经成为了代州三郡骑兵最主要的来源。
这些突厥降人在经过一些操练之后,能够很快的适应军旅生活,只是对森严的军纪还有着各种本能的反抗。
此次扩充之后的骑兵军旅,战力到底如何,还要经过战争的检验才成。
只就兵力而言,当日李破率军北上云中的时候,几乎将并代两州所有骑兵所部抽调一空,才组成了三万多的骑兵大军。
而今三万余骑军共聚晋阳,却还给各处守军留有余地,可见大业十四年后半段晋北骑军扩军之迅猛了。
相对于骑兵而言,步军的膨胀则更为厉害。
步军大军的组成差不多分为几部分。
大军是以恒安镇军的老底子扩充起来的步军军旅以及幽州步卒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其中又有唐军降卒以及并代两州府兵为辅。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李破麾下的步军已经翻了翻。
战力如何,李破心里没底,可他手下的步军将领们却都信心满满,不为别的,只因出去唐军降卒之外,其余各部军卒,大多都经过辽东之战的洗礼。
这也许就是隋帝杨广三征高句丽给中原帝国留下的最为珍贵,也是唯一的一件礼物了。
当然,这个礼物上面同样散着浓浓的血腥味儿,若非有这些从辽东归来的大隋将士,天下可能也不会像现在这么乱吧?
他们给各处反王带去的是隋军远征的经验,帮助他们训练出更为精悍的士卒,于是,义军开始纷纷击败官兵,看到了争雄天下的曙光。
李破作为诸侯之一,其实也不例外。
他起家时的恒安镇军步军,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开始帮助他打下根基的那些人,都是从辽东风雪中跟着一路返回云内的山东人和河北人。
后来又进入到河北在杨义臣麾下平叛,等到尉迟兄弟投效,恒安镇军的步军基本成型。
那个时候,马邑无疑是骑兵的天下,步军也只处于萌芽阶段。
到了李破率军击败罗艺,迁幽州之民入代州三郡的时候,步军终于迎来的膨胀的契机。
雁门楼烦守军陆续加入了进来不说,幽州降人才是扩军的主要来源。
幽州步卒之彪悍,本就名扬天下,而幽州也正是征伐辽东的起点,无数的幽州将士血染辽东城下,可也有很多幽州军卒回到了故土。
步军第一次扩充,其实就是招纳幽州降卒以及府兵。
第二次扩充则是唐军降人。
这种招降纳叛的事情其实不用多言,时值乱世,真正宁死不屈的差不多都要掉下脑袋,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墙头草。
别看李破一直在谈忠诚,可他心里也明白,忠诚这东西一直都是强大的附属品,背叛好像才是人类的天性。
唐军降卒用着确实不太稳当,临战之时,逃兵有可能出现,可要说成规模的叛乱,那就是没影的事情了。
唐军军卒被俘之时,他也做了很多,撤换唐军将领,将不愿继续从军的人也挑出来,补入民籍。
至于各种安抚军心的手段,那就更不用说了。
大部分都是并州人的唐军士卒也没多少选择,而忠诚这东西对于普通士卒而言,无疑是个奢侈品,没有带头兴风作浪的,之前也没有多少令人缅怀的东西,只要能让自己吃饱饭,又能给家人带回去一些,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没有背叛一说。
其实也正在大业十四年一战,以及之后唐军降卒的反应,让李破产生了唐军不过如此的印象。
凝聚力不成,更不用谈什么军中魂魄了,李唐兴起时对门阀世族的吸引力,明显不能从这些普通军卒身上得到体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