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起来,乐隐确实是个好官。
不仅为人厚道,而且为官清廉,从来不搞幺蛾子。
只是这年头,清廉的官是做不长的。
因为当今天子正在卖官。
如今这位天子刘宏,卖起官来倒是很有豪商的架势,两千石的官便收费两千万钱,六百石的官便收六百万钱,童叟不欺明码标价。
而且这钱并不是交一次就完事的。
不光上任要交,续任或是调职升官,也要交……
倒是很有后世某些平台收会员费的风格。
涿县是涿郡(此时还没有改名范阳)治所,是大县,县令便是六百石的官。
乐隐已在此任职两年,算是到了期限,如果要续任,需要再交六百万钱。
交不起钱,当然就得换人。
乐隐去职已成定局,即将前来的,是被前任搞成了仇家的公孙瓒。
话说回来,公孙瓒也未必愿意当这个县令。
因为这是郡治——附郭的县令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这两年,公孙瓒任职辽东属国长史,也就是辽东郡负责属国事务的外交官。
长史原本是文职,但面对胡人的时候文职没什么卵用,胡人更喜欢比划拳头大小,这负责外务的长史也就成了武官。
公孙瓒在辽东和鲜卑人干了几仗,以独门双刃枪斩获好几十个首级,挣了不少军功,也打出了名气,使得鲜卑不敢再从辽东入塞。
不仅如此,还在辽东练了些骑兵,准备出塞反打鲜卑了。
按理说,这等既有斩获又能练兵的功劳,应该升迁个边境武职,比如郡都尉,或辽东特有的督属国军事之类的。
实在不行,这功劳在辽东做个大县县尉肯定是有余的,即便低了半级,也比当个附郭县令要好得多,至少手里的兵还在。
公孙瓒是以武立功的,眼下鲜卑犯边,本来正是他继续建功以求封侯的好时机。
但公孙瓒却被调到了幽州腹地,远离了战场,迁往涿县为令。
毕竟长史这种文职,升迁为县令是正常操作。
很明显公孙瓒被人摆了一道,这就是为了让他不再建军功,估计顺便还打算夺走他练好的兵。
因为去年,公孙瓒的靠山刘宽因为日食而从太尉位置下岗了,改任卫尉,不再管兵事了。
不过,眼下刘备可不在乎公孙瓒是不是被人坑了,他在乎的是怎么能让公孙瓒讲道理。
思来想去,如果自己成为前任县令的学生,新任县令是肯定不会明着坑害的,顶多暗中使绊子——这就属于讲道理的范畴了。
要想将来混得好,自然不能一直当黑社会。
即便是黑社会,好歹也得有文化,所以得有个师门。
当然,师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经学,而是为了身份和人脉。
毕竟没个大儒当老师,别人就不会拿自己当士人,而这年头,若是没个士人身份,在很多人眼里那就不算人。
有个靠谱的老师,自己也能安全很多。
前任被卢植逐出门墙,确实是个很大的损失。
刘备打算弥补个损失。
乐隐在后世名声不显,但在此时却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士族,几乎人人皆知冀州乐先生之名。
因为乐隐有古风。
无论学生来自豪族世家还是贫苦寒门,乐隐向来都只收一挂肉脯为束脩。
这是古礼,并不是为了钱粮,真就是为了教授学问。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