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嫔(每一位)。填漆鼓盒、小食果盒二副。
用毕,本宫赏用。①
由于档案之中没有提及具体的菜色,可以与皇帝的膳食进行一下比较。根据乾隆四十年的《哨鹿膳底档》,这一年六月初六日高宗乾隆帝的两顿正餐情况如下:
六月初六日卯初请驾,卯正二刻烟波致爽进早膳。
用折叠膳桌摆:燕窝鸡丝一品(小注:双林做),鸭子火燻炖白菜一品(小注:陈保住做),羊肉丝一品(小注:额罗沙拉做)。上传:豆豉炒豆腐一品,韭菜炒肉一品,清蒸鸭子炖麂肉攒盘一品,竹节??小馒首一品,匙子饽饽红糕一品,蜂糕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随送鸭子粥进一品。
额食三桌:饽饽十一品(小注:内有攒盘炉食三品),奶子三品,肉丁饟鸭子一品(小注:系昨日收的),二号黄碗菜十六品一桌,内管领炉食六品一桌,盘肉八品一桌。
————————————
①王佩环:《清宫后妃》,第100页。
上进毕。赏舒妃米面一品,颖妃米面一品,容妃小饽饽一品,惇妃攒盘肉一品,顺嫔米面一品。
早膳后熬茶时,太监俫獃传送攒盘炉食一品(小注:系愉妃进)。上进毕,赏祥玉等,钦此。
午初,太监小俗传旨:晚膳如意洲伺候打卤过水面赏人用。六月初六日未正,如意洲进晚膳。
用折叠膳桌摆:莲子鸭子一品(小注:陈保住做),火燃白菜头一品,燕窝鸡丝一品(小注:系昨日收的),豆腐片汤一品。后送水烹绿豆菜一品。上传:苔蘑炒肉一品,蒸肥鸡烧麂肉攒盘一品,象眼小馒首一品,白面丝糕蘑子米面糕一品,猪肉韭菜馅煤盒子一品,豆尔馒首螺蛳包子一品,百勒苏克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随送五香鸡打卤过水面进一品,粳米膳进些。
上进毕,赏用。①
虽然后宫主位的分例远不如皇帝多,用餐的排场和菜品的数量等也不能与皇帝比拟,但是从皇帝的膳食菜色看来,后宫主位的膳食菜色也相当丰富。其中,一些位分特别高的后宫主位如皇后、皇贵妃等,由于本身宫分颇丰,还自己构建独立的“小厨房”,专门聘请名厨做自己的“私房菜”,以至于晚清温靖皇贵妃即德宗之瑾妃名下的小厨房,“不但果桌做得最好,烹饪也颇出色。每逢她的生日,王公旧臣都喜欢吃她赏的那一顿饭”。②
除去基本生活的饮食、衣用方面,后宫主位们在消遣、娱乐上的待遇也很高。在清宫之中,最重要的消遣娱乐形式便是观戏。清初时候便有“内学”等学艺、献艺人员,到了清中期专门设立“南府”进行管理,道光朝则改为“升平署”,在戏曲之外,还有杂耍等“玩意儿”以供奉内廷。清代升平署无论是从人员、机构还是服化道具来讲,都是当时一流,宫中也经常“传差”。如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内,“三月初一日,同乐园承应昭代萧韶、牧羊、拷打红娘、
——————————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德市文物局合编:《清宫热河档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第3册,第502、503页。
②溥佳:《清宫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第16页。
梳妆掷戟、杜宝劝农。……十五日,同乐园承应昭代萧韶、藏舟、训子、问路闯界、刘二扣当、过平顶山、盗令、万花献瑞”。①可见一斑。另外,后宫主位的消遣娱乐活动还有读书、诗词、绘画、刺绣、踢毽子、猜谜语,以至于玩游戏棋、打纸牌,均很常见。清末内务府名门“文索家”的后代察奎垣先生家藏有《红楼梦神游太虚图》,即是其家曾任内务府大臣的祖辈从宫中抄绘带回家中的游戏棋版图,十分精美。
如果说,作为衣食富足、生活多彩的现代人,还无法理解清代后宫主位在物质生活上的高标准,那么可以同时期的大众生活水平进行横向对比。根据学者研究,以清代江南农民群体内“温饱”阶级为标准,设一户有人五口,在生活消费上,每口人的口粮标准为每天一升大米,“能者倍之”。食品方面,有“荤菜日”和“非荤菜日”两种标准。其中“荤菜日”的标准是一日三十文铜钱,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或家有喜庆、接待宾客时,才能按照“荤菜日”标准进食。这种“荤菜日”在一年之中大概只有二十天左右,其余大部分时间均为“非荤菜日”。如果这种“非荤菜日”不满足于纯素,要偶尔食用鱼肉的话,那么标准是每日二十文铜钱。除去饮食外,算上住房、衣用等基本生活消费,这种五口人的一户人家全年生活消费总支出大概是九万三千二百九十六文。②这笔年度生活消费总支出,放到银贱钱贵的清初时大概相当于一百二十两银子,而放到银贵钱贱的晚清时大概只相当于六十三两银子。③至于城市居民,可以用几种职业收益为例:八旗马甲月饷为三两银子(另有米),绿营战兵月饷为一两五钱银子(另有米),内务府苏拉月饷为一两银子,内务府衙门扫院人月饷为五钱银子。与这些人的生活水平相比,后宫主位的生活水平比他们高了不止一星半点。
第二节“物权”与其他权益
清代后宫主位在后宫之中享受着高标准的物质生活,但是她们的“物
——————————
①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册,第4246—4249页。
②方行:《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③谨按,本换算依彭信威:《中国货币史》。可参见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69、570、577、578、587、588页。
权”却是不断地被清代帝王所削弱,其中以“妆奁”为典型。
所谓“妆奁”,即民间所谓的“嫁妆”。在清代的婚姻习惯中,当家中女儿出嫁时,无论门第、贫富,都要尽可能地为女儿准备妆奁。特别是旗人家庭,为女儿准备的妆奁尤以雄厚著称。妆奁的作用除夸耀门第等面子因素之外,最大的作用是作为新娘的“私财”进入夫家。这种妆奁惯例由新娘自主支配,实际上是新娘在夫家立身的经济基础,与其在夫家的家庭地位息息相关。
在清初,后宫主位们嫁入宫廷时,不仅要从家中携带使女入宫,也要携带一定的财物作为妆奁。在这些财物的处理和分配上,她们有着相当的权利。如康熙七年(1668年)世祖的遗孀恪妃石氏薨逝,宫廷按照她的遗嘱将其所用的金钗等物留给了她的母亲。①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月十一日,内务府档案记载:“贵妃因所用银子不足,将银脸盆一个交出,交予管领德赫图等融化取银。……得旨:知道了。”②这些都体现了她们对自己财物的物权。
但是,从清中叶开始,后宫主位的“物权”开始下降。乾隆六年十二月初七日,高宗乾隆帝曾经下达上谕称:“诸太妃所有一切,俱系圣祖皇帝所赐。诸母妃所有,亦是世宗皇帝所赐。即今皇后所有,是朕所赐。各守分例,搏节用度,不可将宫中所有移给本家。其家中之物亦不许向内传送,致涉小气。”③明确提到当时后宫主位的“分例物权”均是由夫家赐予,不能完全自行支配的事实。
与之互为表里的是,在清代中后期的宫廷制度中,无论是皇后的妆奁还是其他后宫主位的妆奁,均由宫廷提供,而不需要其本家准备。这些由宫中准备的妆奁,会在后宫主位入宫之前,以“纳采”或“赏赐”的名义赐予后宫主位的本家,并在入宫的前一日再由后宫主位的本家抬入宫廷。在这种制度之下,后宫主位的“妆奁”就变得徒有其名。直到光绪年间德宗大婚时,这种制度才有所松动。但是所谓“松动”,只不过是“指定嫔、贵人,由内赏给银
——————————
①《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八年八月十四日条,《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