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章四书五经大全
苏泽激动的是,这厚厚的一叠书,是《四书五经大全》。
这份《四书五经大全》,是明成祖年间的大臣胡广,奉了永乐帝的敕令编纂的一套科举教材。
也就是说这套书就是科举考试的考试大纲,科举考试出题的范围就在这么一套书中。
不过这套书可不是薄薄的几本,而是厚厚的一大叠,因为这份大全除了包含了四书和五经之外,还包含了后世大儒为了解释书和经所写的“传”和“注”。
明代一朝都奉程朱理学为正统,所以科举考试也都用朱熹所做的传和注。
所以这一套书其实包含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以及朱熹为四书所注疏的《朱子集注》,朱熹为《尚书》《诗经》《易经》作的《朱子集传》。
因为朱熹没有为《春秋》和《礼记》作注疏,这两本则用古注疏。
这一套《四书五经大全》足足有十二套,一共一百二十册,不过苏泽翻看了一下,卫学这套缺失了不少。
《四书》和《集注》都是全套的,但是五经却只剩下了《易经》和《易经集传》。
苏泽回忆起自己的明史知识,缺失的部分可能并不是丢失了,而是这套书就只有易经这一经。
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和之前不同,并不要求通五经。
《四书》是必考的科目,所有考生都要学习,《五经》则是选修课程,考生只需要选考一门修的本经就可以了,而不是像宋代科举那样需要选修多门。
也就是说五经等于五门高考的选修科目,只需要选择一门参加高考就行了。
既然是五门选一门,那自然有热门和冷门科目的。
因为朱熹为《易经》、《尚书》和《诗经》都做了注疏,那就等于这三门考试有官方认可教辅书,所以修这三经的人是最多的。
而《礼记》和《春秋》这两本经,本身就是五经当中字数最多的,背诵起来最是困难。
而且朱熹没有给这两本经做集传,所以考生在学习的时候还要剔除掉古注疏中和程朱理学意识形态矛盾的部分,学习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少有读书人选择这两经作为本经。
很显然长宁卫这套《四书五经大全》是之前的蒙学老师让卫所购置的,可能这个蒙学老师自己就修的《易经》,所以没有让卫所购买其他的经和注。
不过这已经足够惊喜了,这套《四书五经大全》是官版印刷的教材,也就是说只能由官方机构印刷出版,全套价格足足有上百两银子!
就算这套大全残缺了一半,那也价值几十两银子!这等于说苏泽在长宁卫不吃不喝种十年田的收入!
从这套教科书的价格,就可以看出大明朝科举的门槛之高,一些家境不错的乡绅子弟都很不能拥有这么一套书,只能靠着自己抄录学习。
长宁卫果然祖上阔过啊!
摸着官版印刷的纸张,这套书经过几十年依然完好无损,由此可见历代主人对它的爱护。
对于苏泽来说,这简直是赚翻了。
学习这些经书,是肝“科举”技能的重要途径,自己只要好好读书,就能提升“科举”的等级。
而自己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带着五个小萝卜头开蒙罢了。
长宁卫真是自己的福地啊!
九姑婆看着苏泽,看到他爱惜的抚摸书的样子,真正的确定了苏泽是一名正经的读书人。
九姑婆再次为自己收留苏泽感到庆幸,人才日益凋零的长宁卫,正需要苏泽这样的人才。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